3月25日,必威BETWAY官网自然与社科教研室在J2-106围绕"过程性考核与平时成绩支撑材料"主题,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优化过程性考核体系,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教研室主任王乐传老师指出,在当前必威BETWAY官网通识课的考核背景下,平时成绩占比达70%。在如何量化平时成绩的过程中,老师们做出了大量努力,但仍然存在问题,如过程性考核指标与课程目标匹配度不足、平时成绩材料支撑不充分等。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更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此次教研活动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展开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的研讨。

在分享环节,李莹老师依托教改课题成果,以《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改革为例,系统展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性考核体系。其中线上部分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设置主题讨论(占比10%)、课堂作业(占比5%)、科普海报与视频制作(占比10%)、课堂辩论(占比10%)、伦理案例模拟决策(占比10%)等考核方式,线下则设计了实践调研(占比10%)、翻转展示(占比15%)等考核形式。从而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多元考核方案。


李文玉老师则聚焦"平时成绩支撑材料的设计与留存",详细演示了基于《商务礼仪》课程的电子和纸质档案管理。她提出"真实性、可追溯性、可评价性"三大原则,实现从课堂表现到成果产出的全记录,分享了纸质材料留存与电子化存档管理的权衡方案。此外,李老师还着重强调了纸质存档文件的统一和规范。老师们在传阅李老师的教学材料的同时也结合自己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在交流环节,老师们就跨学科考核差异、材料留存效率等问题展开讨论。王豆豆老师提出在课堂小组活动中学生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可行性;张敏敏老师提出高等数学在平时成绩设定上的特殊性和相应的变通形式。老师们对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过程性考核需要与课程目标深度结合,支撑材料应服务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为提升通识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教师规范教学评价、应对教学评估奠定了实践基础。活动的开展也将推动《平时成绩管理细则》修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这标志着必威BETWAY官网通识教育评价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